近幾年,“互聯網才是未來,紙媒不行了。”這個判斷幾乎成為了媒體界的共識,但總有一些人會去做一些逆潮流的事。
最近,如果你有機會去倫敦旅行,一定會在一些地鐵口和咖啡廳看到一本名叫 swipe 的雜志,這本生活方式雜志是供人免費取閱的。翻開它,你會發現雜志上的文章均來自于各大網站,雜志封面上還有一句風格鮮明的宣傳語,“我們專門印刷互聯網上最好的內容”。
swipe 雜志的推特頁面截圖
swipe 是一個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包括創始人 tom rendell 在內,所有人年齡都小于三十歲。“紙媒還遠遠沒有死。我們和幾十家網站合作,選取他們的內容,以保證我們紙媒上的內容是優質的。”tom rendell 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他們與 70 多家網站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當他們出版其他網站上的文章時,swipe 會向這些網站支付稿費,稿費在每個字 10-15 美分之間。同時他們還會印刷上該網站的 logo 及推特賬號。出版 medium 這類博客上的文章時,他們會去聯系作者,取得作者授權并支付稿費。目前這份雜志每 2 周出版一期,每期印刷 2 萬份。
swipe 雜志本身是免費發放的,所以他們的盈利主要來自于廣告。目前,uber 、 makers academy 和一些啤酒飲料廠商投放了廣告。
其實在倫敦,免費發放的雜志并不少。比如休閑雜志 metro, 商業新聞雜志 city a.m. 和《標準晚報》(the evening standard),它們都是免費的。介紹吃喝玩樂信息的 time out 和音樂雜志 nme 過去是收費模式,后來也都改為免費模式,依靠廣告收入維持運轉。
雖然 swipe 做這件事讓人滿心鼓舞,但紙質雜志和報紙在英國也確實生存艱難。今年二月份,英國鏡報集團主辦了一份新的紙媒,叫做《新的一天》(thenewday),那是英國 30 年來首次發行付費閱讀的全國性報紙。這份報紙厚 40 頁,創刊號請來了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寫專欄文章,它刊登的新聞內容都轉引自《每日鏡報》、鏡報網絡版和通訊社,以摘要形式呈現。
可惜它只堅持了 9 周,就宣布停刊了。由于入不敷出,他們宣布不再印刷紙質版,目前只維持著電子內容的更新。哪怕是鏡報集團,也沒有成功將讀者拉回紙媒。
針對這種不樂觀的市場環境,swipe 團隊倒是顯得并不頹喪。“我們一定能給傳媒界帶來一點新東西。”雜志的執行主編 barney guiton 說,“從第一期雜志的反饋來看,讀者們還是很積極的。很多人表示,沒有在免費雜志上看到過有深度的長文章。”
但 swipe 這種依賴其他網站提供深度文章的模式,看起來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就像是把新聞聚合網站搬到了紙上, swipe 卻沒有數量上的優勢,它更像是個互聯網時代的《讀者文摘》。
目前這雜志剛剛開始發行,它究竟能否維持下去并產生影響力,我們拭目以待。
包裝行業低碳環保材料走俏俄羅斯公司推出太空廣告牌:或明年發射升空營銷已死還是已經重生?報紙仍是澳大利亞人首選媒介績效考核體系必須達成三大目的噴印產業迅速發展,寬幅噴墨打印迎來哪些新變化?細談圖片的輸入與輸出圖文快印企業如何衡量和管理口碑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