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等網絡的融合是產業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如:美國采取電視、電話及寬帶網絡三網融合的“捆綁服務”;日本正在催生網絡的融合、用戶終端的融合和相關法律的融合。可以預測,這“三網”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屆時,“三網”的界限、企業壟斷地位將被徹底打破。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新媒體傳播未來必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資源整合
用戶閱讀的胃口越來越高,新媒體數量已經進入飽和階段,“同質化”“非原創”難以滿足用戶所求、所需、所盼,亟待整合新媒體資源。
以微信為例,其各種公眾號雖各具特色、行業不同,每天不斷更新內容、推送新產品,但也存在資源配置分散、傳播渠道廣、傳播終端多、端口交叉重疊等問題,在相關調查中,超過一半用戶表示新媒體資源形散而內容不聚。隨著投票、廣告、代購、謠言、詐騙的頻繁侵入,如今的微信朋友圈似乎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熟人交際私人圈、棲息地,特別是推銷、拉票、謠言、廣告成為人們最難以忍受的四大朋友圈信息。面對朋友圈的眾生相,《中國青年報》曾發布一項針對2000名網友的調查,其數據顯示,35.8%的受訪者想關閉微信朋友圈。
同時,微信公眾號之間互相抄襲、轉發,導致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內容讓用戶閱讀后不知原始是哪家、原創在哪里。由此可見,微信初期的百家齊放、百家爭鳴,娛樂服務、新聞資訊演變成了內容同質化、魚龍混雜的困惑境地。
競爭靠實力,實力靠規模,規模靠整合。面對新媒體資源存在的發散式、同質化等問題,如果不重構新媒體資源,輿論宣傳工作就難以破冰起航,難以實現質的飛躍。面對世界媒體集團化的挑戰,堅持頂層設計、統一布局,抱團發展、強強聯合,盤活資源、突破限制,成立新媒體或融媒體集團(集群),重點整合集團(集群)功能重復、內容同質、力量分散、渠道多樣的媒體資源,科學組合、優化配置,實現各種資源的互聯互通,內容由分散向集中、渠道由單一向立體演進,方可解決新媒體飽和問題。
第二階段:創新升級
媒體傳播方式的每一次革新,都與技術改造、創新升級密不可分,新媒體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媒體之所以新,就是通過技術上的革新。
由最初微博開啟的“全民記者”時代向由微信開啟的全民自媒體時代一路高歌猛進,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傳播方式和渠道不斷花樣翻新,直至今天普及運用的二維碼、微信公眾號、客戶端、云報紙、虛擬現實、增強現實、h5等新業態,不斷適應信息傳播的移動化、社交化、互動化、視頻化趨勢,使我們步入信息開放共享、相互交流、線上線下互動、官員與民眾答疑解惑,指尖點擊進行“微閱讀”“淺閱讀”“碎閱讀”“快閱讀”“跳躍讀”“視覺讀”等融媒體時代。
隨著以云計算為標志的云時代來臨,大數據開啟的新聞大數據、數字新聞為媒體融合帶來了新思路,推進媒體報道向基于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處理和可視化、移動化視頻直播方向發展,改變了以往的新聞生產流程、內容制作、傳播渠道、管理模式,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結果能滿足網民的信息個性化需求與用戶體驗。
新華社“現場云”、央視新聞移動網、智能機器人初現端倪,雖然在短期內還無法完全改變輿論傳播生態,但是可以預見,由移動直播技術所掀起的媒體大變革時代正在到來,“直播+媒體”正在顛覆用戶的信息獲取方式。
第三階段:平臺聚合
平臺是新媒體或融媒體集團或集群的支撐。搭建平臺,必須打破現有各媒體資源分散、封閉經營、管理粗放的模式,經過資源整合的互相關聯的不同媒介業態,需明確各自功能定位,統一規范、集中管理,共同開發共享使用資源,提升平臺的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
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在向寬帶通信、數字電視、“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通過網絡技術改造、融合升級,使其功能優勢互補、業務范圍趨于一體,網絡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共用,能為用戶提供視頻、語音、通話、數據和廣播視頻等多種娛樂捆綁式服務,而這種捆綁式服務打破了單項交流與娛樂的堅冰。
新媒體誕生和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網絡技術平臺和信息內容相互結合與發展的集成過程。利用“三網”融合之機,迅速發展社交性媒體功能,從而將新媒體的傳播達到新的高度,使媒體之間更加相“融”。
凹印印版故障分析與排查:套印不準3D打印技術被用于長安街立體花壇布置以色列公司研制出便攜式口袋打印機李克強:網店和快遞業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印品粘連與覆膜脫膠技術問題探討天彩SC-320壓電寫真機Drupa2004“秋后”大盤點——部分參展商的銷售業績與裝機量柔版印刷的瓦楞紙箱對原稿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