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的快印店開始廣泛推行了微名片,通過營銷二維碼,讓客戶掃到就見到產品,充分的進行營銷,但光是擦一個圖文進去還不夠,怎么讓廣告的產品成為“超級單品”,讓客戶對微名片的營銷能力更加信服,需要用到三板斧。
第一板斧:生活化命名
那么,自媒體年代要如何起一個好的產品名字?筆者認為要起一個生活化的名字,譬如叫阿貓、阿狗、阿哥、阿姐之類的生活化名字。你看“羅胖”搞一個“邏輯思維”。這些生活化的名字不用你去繼續教育消費者,消費者每天接觸的信息量太大,消費者也沒有耐心聽你的教育,更沒有時間去記憶一些無關重要的名字,所以,對于消費者沒有感知的、不熟識的生疏冷僻的事物他們是沒有興趣的,更不能夠快速引起共鳴。只有那些本來就在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名字重新勾引出來才會引起他們的共鳴和記憶。
第二板斧:場景化概念
產品有了“好”的名字以后,我們還需要給產品做一個場景化的概念。什么是場景化的概念?你先看一個廣告“廚邦醬油天然鮮,曬足一百八十天,有圖有真相。就在這兒曬,老傳統都很笨,就靠太陽曬。曬足一百八十天,廚邦醬油天然鮮!”這是廣東中山一家叫“廚邦醬油美味鮮公司”做的廣告,這個廣告給了消費者一種新的概念,就是醬油是通過黃豆曬足180天的傳統工藝做出來的,而不是用現代工藝調制出來的,信心就來源于自然、傳統。廚邦就是依靠這樣的一種新概念把他做出與醬油霸王海天的區別。“曬足180天”幾乎就成了廚邦醬油的代名詞。這種概念,來源于消費者熟知的場景,這種概念是把消費者置身于某個場景上的一種營銷。用場景把概念演繹出來,把消費者那根欲望筋挑出來,那根需求筋跳躍起來,在微名片中用場景讓消費者感知產品特性、產品功能或者產品價值。
場景化概念營銷是利用隨時可能出現在消費者身邊的媒體及其他服務,根據消費者所處的時間、地點、環境的不同,即時提供信息、產品或服務來滿足不同tpo(時間、地點、場合)之下不同消費者即時的具體需求;當我們進行場景化營銷的時候,其實是在進行一種維度的轉變:
當我們從年齡、性別、愛好、地域、收入等指標去把握消費者的需求時,我們關注的是消費者的自身;而當我們通過具體的場景去把握消費者的需求時,我們關注的是客觀的環境,也可以說,我們不再關心消費者在大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下的“我是誰”,而是聚焦到具體的一個小的場景下“我是誰”。就以上面的案例為例,我們要消費者在“曬足180天”的場景下選擇他們所需要的醬油,而不是我要購買醬油時才去關注的醬油品牌。聚焦于場景的時候,消費者往往是被動的,是被場景牽引著鼻子走的。
過去,我們把消費者的購買過程按照“需求-購買-使用”三步走,營銷基本都集中在“讓消費者意識到自己有這個需求,產生需求”,以及“當他們下次在渠道進行購買時能回憶起我的產品及品牌”上,這樣的營銷手法效果到底如何,相信大家都會非常清楚,也很有體驗。現在場景化的營銷,我們須要把消費者變成“場景-產生需求-購買”。這就形成了購買維度的變換。
第三板斧:高品質體驗
營銷不是賣概念,也不是賣名稱,而是你的產品或服務實實在在能讓消費者有一個高品質的體驗。高品質體驗是傳統“酒香不怕巷子深”中把“酒香”讓消費者聞得到、喝得著、感覺到。茅臺的高品質告訴我們,長期的超級單品要給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體驗。蘋果電腦也讓我們有一種卓越的高品質體驗,一位蘋果粉友告訴我,你只要用過它,你就會愛不釋手,就會不再考慮使用其它牌子電腦。未來消費社會,對高品質的體驗是每一位中產階層消費習慣的一種維度轉變,也是大消費者群體對生產商產品品質要求一種對比系數,更是品牌忠誠度的拴繩。
高品質的體驗是營銷的基礎,是超級大單品的首要條件,但它還不能成就營銷,還需要營銷的架構設計和布局,還需要營銷微名片的各方面搭配。十多年營銷和管理咨詢經驗告訴我,要打造超級單品,以上三點是營銷的基石,但也是打造品牌的先鋒部隊。
黑龍江出臺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征收標準記錄貝貝成長的照片書家譜定制熱潮,帶你看幾種常見的家譜印刷種類惠普T1300(44英寸)ePrinter大幅面打印機柔性版印刷的墨杠現象的五大形式及解決主流數字印刷技術簡介膠粘劑術語(下)高寶Cartamundi可擴大產品的供應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