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我國印刷業的發展進入成熟期,印刷業利潤日漸微薄,盡管有些印刷企業依靠資本的積累和新商業模式的開拓獲得了不菲的收入,但“做印刷不賺錢”依然成為業內的共識。尤其是近一兩年,印刷工業的發展似乎陷入了一個詭異的境地。一方面是印刷工業總產值年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卻是印刷企業普遍感嘆市況艱難。這一點的突出體現就是印刷企業營業收入與利潤的非對稱增長。
究其原因,大部人都會歸咎于幾年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人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
的確,這是導致印刷企業整體進入微利時代,舉步維艱的真正“兇手”。目前,業內對此的解讀多聚焦于成本上漲造成的擠壓效應。的確,近一兩年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揚給原本已然微利的印刷企業帶來了很大挑戰,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經營模式難以為繼。
但在此之外,是否也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我國印刷業的不合理結構也是阻礙印刷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可能大多數非印刷一線的人會對這種現象產生唏噓之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對于工作在一線的印刷從業人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不能觸及的痛,這樣的現實告訴我們,印刷企業真正是到了該考慮經營模式和戰略的時候了。那么印刷企業應從何下手提高利潤呢?答案就是——讓廢物創造利潤。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家普通中小型印刷工廠每個月大約產生30噸左右的廢料,即使引進紙張循環系統,其中也只有60%能得到回收。毫無疑問,無論是在財政上還是環境上這都帶來了高成本。究其原因,大部分公司在廢料回收方面存在空白,在這方面沒有評審或者標準去參考,所以對于企業而言是缺乏指導和規范的。”
就拿裁切過程中產生的廢紙來講,我們可以經加工成為生活中的衛生用紙,這樣既處理了廢品,同時還從中獲得了收益,一舉兩得。
但是,據調查,在對待廢料的態度上,印刷企業與回收企業之間存在著一定分歧。對于印刷企業來說,紙品收回相對容易。而廢菲林、定影水等回收困難相對較大。這也是為什么回收廢料沒有成為印刷企業必修課的原因之一。但對于回收企業來說,這些廢料的利用價值似乎更高。一直以來,印刷廢料沒有引起印刷企業的足夠重視。而如今印刷企業的微利狀態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印刷廢料,對于印企來說,無疑是增加收入的一種有效方法。
印刷廠用火安全及消防知識快印店員工離職究竟是誰的錯?基于復頻譜理論的油墨配色系統印刷油墨配色問題關乎印品品質受美元影響,瓦楞原紙價漲跌互現維達紙業首獲“國版”排污許可證禹王臺景區推出花木二維碼身份證,據知識趣味于一體小程序大作用:智享AI智能名片給商家帶來的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