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中首次提到“中國制造2025”,標志著中國版工業4.0的到來,引發了我國印刷業下一步發展是否會使用機器人的討論,對于印刷業而言,使用機器人是當務之急?專家的結論是——為時尚早。循序漸進地提升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加強企業的網絡化管理才會我們當前應對的有效做法。
進入機器人時代的確是當前工業新潮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以機器人替代人工的呼聲越來越高,機器人正成為時尚,制造企業熱衷于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是為了避免失去參與此項前景看好的發展機遇,使用單位熱衷于機器人是為了避免落后于形勢發展,當然也是為了應對員工流動性大對企業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在員工思想教育上所費的功夫。
機器人替代人的確是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用機器人替代人力的一個原因是人口結構的變化不得不而為之。人生追求目標的提高讓人明白,生活決不只是為了繁忙的工作,享受人生也是一個重要部分。正因為此,福利水準高的國家,平均生育人口反而顯得少。為了合理控制人口過速增長,我國執行過一段時間的計劃生育,不少家庭是六個大人供養著一個孩子,到一定階段勞動人口下降會是必然趨勢,這將迫使企業用機器人來取代人工。
印刷企業以機器人替代人的確已現曝光
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我國印刷企業已經開始重視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的工作,這將有助于縮小與以達國家人均產值上的差距。以印刷工段為例,國內大多數印刷廠都是3人操作1臺對開多色膠印機,除了機長對產品的整體質量負責,另2人從事輔助工作。在提升了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后,印刷機的操作工安排也由歷史上的3人改為2人,這樣做既有可能適當增加在崗員工的收入,也降低了企業的用工支出,自然也提升了人均勞動生產率。
我國印刷業談用機器人替代為時尚早
經過改革開放后持續三十來年的發展,印刷早已經供過于求,因此,印刷業的低微利潤決定著它在選用機器人上不可能走在各行各業的前列,它只能等待這個行業在重新整合后的復蘇,只能等待機器人大量投入市場后售價的下跌,從這個角度看,印刷業在現時討論使用機器人未免還顯得偏早。機器人代表著社會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但我們造成千萬不要犯以往一哄而上的毛病,甚至出現了割掉千辛萬苦才形成的傳統設備制造優勢,不顧自身狀況千方百計擠入機器人制造的獨木橋,這是應該引起充分注意的。
印刷業需要機器人,但對大部分印刷廠來說,大量使用機器人的時間遠沒有成熟,在現時腳踏實地地在提升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降低用工、提升產品質量上下功夫要比奢談使用機器人來得重要。我們關注著印刷工業的明天,我們更關注面臨著巨大轉型壓力的印刷工業的今天。
如果客戶說你的產品貴,你就這樣回答新型柔性電池:可印刷,有望應用于穿戴格力開啟“全員營銷”模式 你怎么看?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9月11日結束多米諾最新的7色N610iUV噴墨印刷機產品不使用冷燙金 如何實現三維上光效果印刷企業用數字化改變商業模式需趁早關于日常名片的分類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