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羊絨(毛)衫上的花紋裝飾主要有印花、繡花、釘花和鉤花等工藝方法。其中印花工藝是指在羊絨衫上直接印上一定色彩圖案的工藝。印花羊絨衫具有花型變化多、色澤鮮艷、圖案逼真、手感柔軟的特點。因此,印花羊絨衫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羊絨衫既可進行局部印花又可進行整衫印花。
毛衫印花通常有平板篩網印花和圓筒篩網印花兩種,前者適宜于衣片的印花,后者則適于連續性的印花。毛衫印花中,除一小部分采用圓筒篩網印花外,大多數毛衫產品都采用平板篩網印花,在平板篩網印花中又以手工臺板印花為主。毛衫篩網印花按具體工藝的不同,主要可分為汽蒸印花、涂料印花、低溫印花和浮雕印花四類,今天本文重點介紹浮雕印花(reliefprinting)。
人們在市場中會看到有一種浮雕羊絨衫,具有形似浮雕凹凸圖案、質地豐滿、紋理朦朧、色彩柔和、在光照下反差強烈等特點,給人在視覺上產生醒目的立體圖案,手感滑膩形成獨特的外觀效果,深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許多人對毛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凹凸花紋不甚了解,這種浮雕效果既不是織造出來的,也不是“爛花印制”的,更不是“發泡印花”。怎么會在毛衫上出現凹凸花紋呢?這還要從羊絨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說起。
一、羊絨的組織結構
在毛纖維里有綿羊毛、山羊毛、免毛等。羊絨是從山羊毛上取得的絨毛,具有輕、細、柔、軟、滑糯等特點而被稱之為以克計量的“軟黃金”。羊絨是細長的實心園柱體,呈卷曲狀,纖維的組織結構分三層,即鱗片層、皮質層和髓質層。
縮絨性是羊絨衫的最大特征,由于縮絨性的存在也造成了織物尺寸的不穩定性(洗過后的毛衫往往變小了)。浮雕印花就是利用了羊絨纖維表面鱗片的縮絨原理而制作成的。
二、縮絨的機理
動物毛纖維在濕熱及化學試劑的作用下,經機械外力的反復擠壓,纖維集合體逐漸收縮緊密并相互穿插糾纏,交編氈毛,這一特性被稱為毛纖的縮絨性。毛織物能夠進行縮絨,究其原因是很復雜的。毛纖維產生縮絨的機理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前面已經在顯微鏡下觀察了羊絨纖維的表面有許多鱗片覆蓋,鱗片的自由端是指向羊絨纖維的尖端方向,當有縮絨劑存在時,羊絨纖維會被濕潤而發生膨脹,使鱗片張開了,這時對羊絨施加一定的外力,羊絨便開始了移動,這樣一來使毛纖維具有定向摩擦性。即順鱗片摩擦系數小而逆向摩擦系數就大,逆與順兩者之間就存在一個系數差值(即纖維摩擦時逆鱗片方向的摩擦系數總是大于順鱗片方向的摩擦系數)。再加上受外界濕熱和化學助劑(縮收劑)存在的環境下,當羊毛衫受到機械外力反復的揉搓的作用,便產生了指向纖維根端的單向運動的趨向,再加上羊毛具有優良的延伸性、回彈性以及空間卷曲更加使羊毛纖維易于運動,便使毛纖維之間相互穿插糾纏,而產生交織氈化,毛端逐漸露于織物表面,使織物變得外觀優良,手感豐厚,質地柔軟,具備良好的保暖效果。實踐證明:細羊絨比粗羊毛的鱗片多,所以細羊絨的縮絨性就比粗羊毛好。羊毛比兔毛的鱗片多,所以,羊毛的縮絨性就比兔毛好。
除了“鱗片說”和“彈性說”以外,人們還依據羊毛的某些特性和實驗現象,從不同角度解釋羊絨的縮絨機理,如“脫化說”、“卷曲說”、“應變一松弛說”等理論。但能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主要觀點還是:羊毛的縮線性是由定向摩擦效應和高度的拉伸恢復性所決定的,兩者缺一不可。前者稱之為制動因素,后者稱之為動力因素。
« 1 2 3 »
數碼版材對CTP性能的影響數碼印刷中使用切紙機的注意事項多用途的噴墨技術帶出多用途數碼印刷DIY掛歷、電子賀卡等火了數碼快印店多色印刷的分版和加網技術3D打印新舉措:3D打印印刷機在中國威海誕生北京停產印刷廠涉嫌偷排污水,負責人已被拘留紙媒唱衰,這些媒體緣何高調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