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印后加工在書刊印刷方面側重于裝訂工藝,在包裝印刷方面則有覆膜、上光、模切、壓痕、燙印等工藝,顯然是印刷品最終形態和使用性能形成的最后以及關鍵的一個環節。但長久以來,由于認識不足,業內人士更多地將心力放在了印前、印刷上,之后才會稍加考慮印后,導致印后長期處于工藝落后、設備缺陷和材料陳舊等問題,從而使印后在眾人心目中占據了“雞肋”地位。
近年來,隨著印前、印刷發展日益成熟,隨著消費者對終端產品的高品質、短周期等追求,印后的空白反而讓企業在滿足市場需求這點上有了大幅度上升的空間。
就拿彩盒加工企業來說,有不少企業的設備都是進口的海德堡、高寶印刷機,印刷品質沒有多少差異,要在最終的印刷品上取勝,只能在過去忽略的后道加工上多花心思,不同的印后工藝可以產出不同的產品,誰在印后上走在了前方,誰就能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筆者認為,印后雖然成為了投資新潮,只有解決下面的幾個問題,才能真正對在印后中開辟新的利潤空間。
意識為先
印刷企業對印后的認識程度需提高,終端消費者對印品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印刷企業對印后的重視程度,之后再通過印刷企業將自身的需求不斷反饋給印機制造商,雙方意識協同效應才能真正促進印后發展。
在印后這個市場,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更有優勢,不少國有企業看不上印后這塊,但不少民營企業卻憑借著印后發家了??v觀整個市場,凡是有一定規模的印企,大多都具備了印后加工這塊。但很多國有企業印前、印后都還處于外包的情況,其實,這樣一來一往從中產生的資源浪費不知又有多少。
也有國有企業存在看不到利潤時外方印后業務,看到利潤時又想自己做的心理。筆者認為,只有真正認識到印后的發展前景,并不因發展印后一時的低利潤與困難而退卻,才能在印后領域比別人走得遠,才能逐漸掌握市場主動權。因此,對印后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有一個非常具體且縝密的市場調查是非常必要的。
設備自動化
設備自動化還要印后設備制造商進行發力,目前的印后還處于人工作業和部分設備自動化階段,真正的高速自動化階段還沒到來。不可否認,同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相比,差距極大,換個角度而言,差距也意味著成長的空間富足。目前,我國印后設備正朝著聯動自動化、多樣化、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多是仿制,欠缺功能創新。有專家稱,細分市場必然是印后設備制造商走出低價競爭走向藍海的開端。
在印后發展的新階段,是時候走出一味低價競爭的狀況,而邁向技術競爭的新里程了。
而對印刷企業相應的要求則是,時刻關注印后市場最新動態,選擇最具個人特色和經濟效益的解決方案。
柔性版印刷設備的結構和規格概念的認識紙媒的衰落已成定局印刷公司的“移動錢包” 你敢用嗎?凸版油墨的故障淺析圖文快印企業如何實現精準營銷?小店如何不花錢激勵員工——攻心玖龍紙業領漲市場,最高價突破3200!包裝印刷企業在新常態下如何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