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極氧化膜的著色,通過氧化膜的空隙被金屬或金屬氧化物電沉積而著色。
imd技術:(insert moldling decoration)
imd據小弟知有兩大類, 一類在注塑模腔里預置的是pc的,單片的。另一類是pet的,鏈狀的(很像電影膠片或印好沒裁的方便面口袋)。
前者成品就merge了pc片,后者只把pet鏈上的油墨帶走,但pet材料(鏈子,又稱foil)不被merge進零件。
前者因pc厚,只可用絲網印,所以效果較粗糙,如motorola的v66的前盾牌形狀已經算是很精致了,
后者因pet薄,可用膠版印,很細膩,尤其電鍍和透明,金屬及表面細膩紋理都很好,如motorola的v60的前電鍍和黑色肌理效果。
其imd其實是in molding decoration 的簡稱。
松下方煲上的控制面板就是典型的imd,是把一個絲印好的pet薄膜放到注塑模具里進行注塑。材料一般是pc、透明abs、pmma。注塑后薄膜和塑料結合為一體。
一般來講用imd有兩個背景原因,
1, 有些效果用注塑是在難以模擬,比如胡桃木的汽車儀表板。
2,在小片零件上集成幾種效果很難,比如moto v60的前三角片, 集中了電鍍,透明,絲網印,但本身又要求精致,試想用真實電鍍,透明片分別注塑再拼接基本很困難。
還有一種方法實現就是在模具階段做零件表面皮紋(texture)時件外表面光滑,內表面用粗糙紋路,但對模具有要求,因為粗紋理拔模角大。
相關概念説明
1、 imd
imd的英文全稱是:in-mould-decoration。示意圖如圖1,油墨先附著在inlay上,通過注射塑膠料夾在inlay與注射料之間,由於外面有inlay(一般是pc film,厚度0.125~0.075mm)作保護層,有良好的耐磨性。motorola v66 即采用該技術。
圖1 imd示意圖
2、 in mould ink transfer
in mould ink transfer又稱爲模內轉印。示意圖如圖2,其中foil的結構如圖3,相對於imd而言,這種方法由於油墨外的保護層相當之薄,視覺效果較好。motorola v60即采用該技術。
imd(in-mould-decoration)它是指是把一個絲印有圖案的film放到塑膠模具里進行注塑。此flim大致可分為三層,基材(一般為pet) ink(油墨)耐磨材料(多為一種特殊的膠)當注塑完成后,film和塑膠融為一體,耐磨材料在最外面,在手機顯示屏多采用這種工藝,塑膠材料多為pc, pmma, pbt等,它主要有耐磨和耐刮傷的作用。還有一種叫iml(in-mould-lable)技術,和imd大致相同,只是注塑后flim就像沖壓的料帶一樣拉出,只是將印刷圖案轉印到塑膠件上,又稱模內轉印
通常情況下注塑模的價格比五金模價格會高,這點比較容易理解,塑料模具的結構要比五金模復雜很多。
但鋁合金的材料費比普通塑料高,而且生產的后期處理工藝上(表面噴砂、氧化、拉絲等)比塑料件所花費的成本要高,所以產品的價格反倒要高一些。
塑料件的表面處理工藝比較多,常用的大體有下面幾種:
表面印刷:曲面印刷、絲網印刷、滲透印刷、蝕刻印刷、電化鋁燙印、激光打印
表面著色:噴涂、染色
金屬光澤:真空蒸鍍、噴鍍、電鍍、金屬噴涂、電化鋁燙印
至于各種工藝的效果圖,與局限性,倒是手邊一下子找不到這么多資料,你可以參考一下專業書籍通常情況下注塑模的價格比五金模價格會高,這點比較容易理解,塑料模具的結構要比五金模復雜很多。
但鋁合金的材料費比普通塑料高,而且生產的后期處理工藝上(表面噴砂、氧化、拉絲等)比塑料件所花費的成本要高,所以產品的價格反倒要高一些。
塑料件的表面處理工藝比較多,常用的大體有下面幾種:
表面印刷:曲面印刷、絲網印刷、滲透印刷、蝕刻印刷、電化鋁燙印、激光打印
表面著色:噴涂、染色
金屬光澤:真空蒸鍍、噴鍍、電鍍、金屬噴涂、電化鋁燙印
2026年全球包裝市場價值超1萬億美元富陽第三家造紙集團合計產能106萬噸柯達2013年起停止銷售噴墨打印機 轉戰商業印刷如何實現冷燙印?從商業模式到企業部署,2018圖文加盟店全景展望圖文加盟店貨備好了嗎,原紙漲價函來襲:停貨+漲價印刷 紙張價格的算法5家造紙印刷企業擠進2014年中國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