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層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一方面,對互聯網金融充滿期待,認為是新型金融業務模式,肯定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認為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應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規范其有序發展。
誰將是互聯網金融的主力軍?
2015年,我國互聯網金融走過了悲欣交集的一年。
而這種悲欣交集的狀態,似乎與決策層對互聯網金融的表態密切相關。
2014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互聯網金融”。當年3月5日,總理在布置2014年重點工作時說:“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當時,全社會剛剛經歷了鈕文新提出取締“余額寶[微博]”的一場風波。高層看似正面的表態,讓大小互聯網公司和媒體一片狂歡。其實,社會公眾和互聯網公司大大誤解了高層的本意。在我們官方語言中,如果是要力挺某事,一定是會提“大力推進”“快速發展”之類字樣的。提“健康發展”,其潛臺詞往往是現狀可能“不夠健康”。“健康”二字意味深長,你懂的。
而2015年“兩會”期間,同樣也是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互聯網金融”:一是在回顧2014年工作時,說“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二是在布置2015年工作時,要求“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于是,很多人及很多公司又陷入一種莫名的亢奮之中,媒體也競相呼告:總理給互聯網金融點贊了!“異軍突起”一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比喻與眾不同的新派別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更多強調的是一種現狀與趨勢。總理在回顧成績時談及互聯網金融,有肯定的意思,但也談不上是多大的褒獎。同時,總理又一次強調互聯網金融要“健康”發展。
7月18日,央行[微博]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個堪稱互聯網金融“基本法”的行政規章,旗幟鮮明地在標題中突出強調“健康發展”,其用意不言而喻。所以,到了2015年10月16日,李克強總理在金融企業座談會上提出,“鼓勵互聯網金融依托實體經濟規范有序發展”,堅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這次,總理對互聯網金融提出更具體的要求:一是要求“依托實體經濟”,二是要求“規范有序發展”。
而11 月3日,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第三節“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第六條“構建發展新體制”,明確指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
我們不難發現,總理的工作報告是每年一次,而十三五規劃是要管今后五年的發展大計。因此,“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不僅是決策層對前幾年經驗和教訓的一次總結,更是對未來一段時間互聯網金融的總體定調。
隨后,12月25日,央行發布《關于加強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12月28日,銀監會出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
很多人說,決策層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正在悄悄其變化:在今年11月之前,基調以“促進”、“鼓勵”為主;而“十三五”規劃建議之后,基調開始轉向“規范”。其實,這是一種錯覺。
我認為,決策層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一方面,對互聯網金融充滿期待,認為是新型金融業務模式,肯定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認為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應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規范其有序發展。
從“健康發展”到“規范發展”,并沒有本質上的變化,更談不上政策的轉向。如果一定要說有些什么變化,只能說決策層對互聯網金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認識更加清楚了,態度更加堅決了,措施更加明確了。但不管怎么樣,既加強規范又鼓勵發展的總體方向沒有改變。
因此,2016年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間,我認為互聯網金融將呈現出以下三個新的發展趨勢:
第一,互聯網金融本質是金融,金融的本質在互聯網金融下一步發展中將會更加凸顯出來。互聯網金融既要有互聯網基因,也要有金融基因。過去,我們更多強調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但現在和未來其金融的特質將更加凸顯,互聯網企業將需要
如何混合經營不同業務成快印企業最大難點紙張保管注意事項連供系統中管路堵塞故障問題解決辦法淺析企業談判管理中的目標聯想LJ1680家庭版黑白激光打印機碎片化——戶外廣告業最后的黃金愛普生推出寬幅打印機愛普生 9908月餅節即將上線!中秋包裝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