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圈本就不是個平靜的圈子,營銷方式和營銷方向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發生調整與變化。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方式也并非一成不變,充分挖掘互聯網優勢,與時俱進,我們會發現新時代互聯網營銷正在醞釀一場變革,并且已經不斷發酵。
回顧2014的營銷行業,再看2015,在這里,不妨從4個方向上總結預測:
營銷自動化——資本浪潮與大廣告主效應推動程序化購買進入爆發前夜
很多機構和業內人士對程序化購買的爆發進行了預測,艾瑞預計2014年中國移動程序化購買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9億元,并在未來三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2017年將超過35億元。過去的一年中,發生在該領域的諸多事件成為這一大膽預測的佐證。
2014年無論投資機構、傳媒巨頭還是傳統廣告公司都沒有放松對程序化購買的關注,譬如“阿里易”的誕生,成為資本涌入程序化購買領域的集大成之作,雙方不但實現了資本上的合作,還有望在數據層面帶來更多驚喜。目前行業內多家主打dsp產品的知名技術供應商都已名花有主,不過資本的野心并未就此停止,收購暗潮依舊洶涌,誰會是下一家?業界的重組將會帶來怎樣的新變化?
對程序化購買充滿野心的不只有資本,還有廣告主。有報道稱,寶潔公司大幅提升程序化購買預算,到年末達到整體的70%到75%。美國運通公司則宣布多有廣告花費都將進行程序化購買。國內方面,海爾從2012年起采用dsp平臺,京東則已將20%~30%的預算用于程序化購買。此外,越來越多的大廣告主開始采用私有程序化購買模式,搭建自己的程序化購買體系,pdb(programmatic.direct.buy)儼然成為年度營銷熱詞。在大廣告主的示范效應下,營銷人的紛紛跟進幾乎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程序化購買的迅猛增長中,我們能否見證下一個百億級市場的到來?
營銷內容化——社群內容與原生廣告將成爆點制造機
內容一直以來都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而2014年,湖南衛視的獨播政策更是再次引爆了業界對內容的高度注意。2015年,展望內容營銷市場,我們有理由相信各類媒體、自媒體、工作室甚至個人自制內容,將為我們帶來更為豐富而高質量的內容資源。而對于廣告主來說,更應被重視的則是社群內容與原生廣告形式。
社群內容原本指針對品牌專為某一特定人群度身打造內容,譬如紅牛之于極限運動。但如今,在這層傳統的關系之外,品牌還可以從社群文化中收獲更多。在新型的互聯網文化下,原本小眾的社群內容通過社交媒體大肆傳播、快速擴散,譬如“成龍duang”本是流行于”二次元鬼畜“圈的優秀作品,卻在短時間內成為大眾口頭禪,受到新型亞文化沖擊的大眾欣然加入這場群體狂歡當中,積極參與互動。社群內容能為品牌帶來更多新鮮、年輕、時尚的傳播素材,成為引爆社交傳播與網友互動的利器,理應成為備受關注的領域。
原生廣告之于廣告主的優勢并不僅僅限于在盡量不打擾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傳遞信息。過去一年中,眾多媒體明星推出新的廣告變現方案,均集中在原生廣告領域,尤其在以圖片為基礎的媒體領域或博客形態資訊網站中。在這些知名媒體的示范效應下,原生廣告已成為媒體變現的標準產品之一。同時,它也是近來蓬勃發展的自媒體的最佳變現途徑。盡早考慮該形式并加入其中,有助于品牌占領先發優勢,就如熱鬧傳播的朋友圈首波廣告。
那么問題來了,內容傳播時代,廣告主如何通過深入社群尋找優質內容?如何客觀評斷原生廣告的傳播價值?如何引爆內容熱點?
營銷移動化——穿梭時空情境、游走多屏轉換
移動化的趨勢比很多人預想得更加來勢洶洶。在剛剛公布的bat2014年報中,騰訊年報顯示qq月活躍賬戶同比只增長了1%,但qq智能終端同比增長33%,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41%,表明騰訊在向移動端轉移。同時,2014q4阿里巴巴移動端收入同比增長 213%,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95%。而百度的移動營收在財報中占比已達42%,12月份單月移動搜索收入已超過pc。
用戶在哪里,廣告就在那里。不過在移動端,消費者也表現的更加警覺,諸多媒體明確表示會對移動端廣告更為謹慎,避免打擾用戶體驗的連貫性,這也是移動廣告增速遠落后于移動流量增速的主要原因。
走出這一尷尬局面的關鍵在于更加了解用戶喜好,在其日常行為中的關鍵節點提供營銷服務。曾有調研顯示,移動用戶的廣告接受度中,排名最高的便是與自己的喜好相同的信息推薦。午飯時間出現附近餐廳的廣告或團購優惠,只是所謂時空情境營銷中的基本款;微信朋友圈里有些人看到寶馬、有些人看到手機也只是移動領域對人群精準投放的一次淺嘗輒止。未來的移動營銷注定將更多圍繞消費者當下的愛好、此時的行為展開。
而面對移動端眾多的媒體、app、自媒體,想要無時無刻出現在消費者當下活躍的媒體當中,需要廣告主擁有更強大的跨媒體整合營銷能力。另外,與跨媒體營銷類似的是,廣告主還需注意跨屏營銷的問題。如今的移動設備也在變得復雜,手機、平板、移動可穿戴設備,善于利用工具的當代消費者往往涉及其中多樣產品,并在不同的時空場景中切換使用。
那么問題又來了,廣告主是否有必要全面布控各類移動終端,對消費者進行全面包圍?又該如何跨越屏幕的界限對消費者進行精準打擊?
營銷數據化——應用落地在即,潛能仍待開發
大數據已經被談論的足夠久了,2015年如果說該領域有什么值得期待的,那應屬廣告主態度的改變。經過多年的概念滲透,大量廣告主已經認識到大數據的作用。在近期的一項廣告主調查中,數據顯示約75%的廣告主會在營銷中或多或少地使用大數據。而大數據的主要應用方向是目標受眾分析、精準廣告投放以及營銷效果監測評估。
可以看到廣告主已經開始嘗試在營銷主要環節使用大數據,大數據不再只是紙上談兵。但需要看到的是,目前營銷大數據的使用方式仍是較為傳統的,以手工操作、人為判斷為基礎的,真正的智能大數據時代仍在前方;同時,第一、二、三方及公司間大數據的共通互惠機制仍未達成,數據雜而不大的現狀仍是阻礙行業發展的一大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在當今的行業環境下,大數據究竟能幫企業走到哪一步?企業需要進行怎樣的組織架構調整才能適應實用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互聯網時代傳統文化重獲新生的途徑全球軟包裝市場將持續增長影樓:還在用時鐘管理你的員工嗎?裸版型噴墨CTP膠印版TCL和華為強勢介入印刷領域灰平衡和網點擴大原理(三)O2O是傳統快印企業升級的鞭子精裝書裝幀工藝與要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