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規矩部分
規矩部分的作用給紙張進行定位,使每張紙都能在同一位置上進入印刷單元,因此其精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印品套印誤差的大小,所以規矩部分的安裝和調節是非常生要的。
1.規矩部分的工作原理。紙張在規矩部分是怎樣進行定位的呢?實際工作中,紙張首先到前規,在前規處于靜止狀態后,被拉向側規邊。前規給紙張在前進方向定位,側規給紙張進行側向定位。一般機器的前規至少兩個以上,大多數機器都四個以上,但是只有兩個是用來定位的。為什么只用兩個呢?這是因為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少了不行,多了會發生相互干涉。
側規的前規定位完后,又將紙張拉向規矩邊。這實際上在紙張上又多了一個定位點。加上前規兩點共三點給紙定位,因而紙張的整個平面位置就被確定了。通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規矩部分的定位原理實際上利用了兩點一線、三點一面的幾何原理。
上面對紙張定位做了一個簡單分析,更深入分析表明:紙張不只是平面定位,而且還要空間定位,也就是說紙張的整體始終被置于某一個確定的空間內。紙張的空間定位對規矩部分的工作狀態有著很高的要求,這一點是調節前規和側規的關鍵之一。
2.前規的作用。前規給紙張縱向定位,這是前規的主要作用之一。除此之外,前規還有很多其它的作用。下面把這些作用做一些歸納和總結。
(1)紙張縱向定位紙張縱向定位直接決定了在此方向上的套印精度。如果不對紙張進行此方向定位或者說定位不準,將會造成一系列的印刷故障。如起褶、重影等。
(2)改變叼口的大小,在印刷過程中,有時需改變叼口的大小,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借滾筒;另一種是調整前規的前后位置。當前規的改變量比較小時,動前規還是比較方便的。
(3)彌補裝版和曬版的誤差裝版和曬版從理論上來說是很難保證所有的圖像都處于標準位置,一般情部鈣都需要通過前規的微量調整來達到確定的位置,這也是前規的重要作用之一。
(4)彌被輸紙誤差輸紙過程中,紙張由自由狀態進入半約束狀態,可以說每次到前規的紙張都不處于同一位置,而是通過前規使其到達確定的位置。
(5)為側規定位創造條件 側規定位是在前規定位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前規定位是側規定拉的基準。這一點從所設計的印刷機上都能看到。一般情況下,前規定位準確,即使側規定位不準,機器也不會停車,但如前規定位不準,則機器會自動停車。這是因為側規定位不準,但只要前規定位準確,印出的印品有時還可以使用。
(6)對各種不同類型和幅面的紙張能進行調節印刷時所印的紙張根據用戶的要求而變化,不可能始終保持一樣,因此前規必須能根據不同類型和幅面的紙張做出相應的調整,保證紙張準確定位。
3.前規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1)前規的分類 前規一般分為上擺式和下罷式兩種。
上擺式的前規與下擺式的前規相比:一是其調節和安裝都非常方便;二是對前口成荷葉邊的紙張不需要附加任何其它機構就能消除;下擺式的前規與上擺式的前規相比,能夠在紙張還沒有完全離開輸紙板時就能回到輸紙板上,這樣就增加了前規的定位時間,更容易保證定位的精度。在定位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提高機器的速度。所以上擺式的前規適合于低速大幅面或高速小幅面,而下擺式的前規適合于高速大幅面,這也是當代膠印機的一個明顯特征。
下擺式前規缺點是安裝復雜,而且需增加專門消除荷葉邊的機構。
(2)前規的工作原理上擺式前規因無需附加消除荷葉邊的機構,它只做擺動。一般情況下其擺動的動作都是通過凸輪帶動連桿機構實現的。
對前規運動有下列要求:
①給紙張定位時,要提前穩定在輸紙板上。
②當遞紙牙叼紙離開前規板時,前規應提前擺下讓紙。
③前規回擺時不應和上一張紙相互干涉,前規要實現這幾點,其部件動作必須靈活,時間和位移配合準確,同時各部件應具有最小的串動和跳動。前規的高低和前后的調節機構一般都是比較復雜的,國產設備用的是連桿機構,海德堡用的是三點懸浮式機構。
前規的高低調節必須考慮紙張的變化及對側規的影響。這一點在講到側規時再詳細分析。
4.側規的作用。給紙張側向定位是側規的主要作用之一,和前規一樣,側規還有很多其它作用下面詳細分析一下其各個作用。
(1)紙張側向定位給紙張側向定位是使紙張在側向保證套印精度的重要措施。前規定位準確,如果側規定位不準,將給印張的后續套印或裁切帶來很大困難。
(2)彌補裝版、曬版的誤差當前規根據裝版和曬版的誤差調節時,理論上說側規擋板的角度也需調節,這樣始終保持前規和側規成直角狀態給紙張定位。因此在側規上也專設有此機構。
(圖 1.12)
(3)彌補輸紙或紙張裁切誤差側規的側向拉紙量為0—12mm,在這其中到底選多少合適呢?假如選12mm,即最大拉紙量。選這個拉紙量只要在拉規能接觸到的范圍內都能將紙定位。但是由于輸紙和裁切誤差,有的紙張就可能在12mm之外,這樣的紙就無法定位了。假如選0mm,即不拉紙,這樣顯然和沒有側規一樣。紙張變成兩點定位,沒有達到平面定位的要求。一般選擇的拉紙量為5—8mm。選擇5—8mm的拉紙量并不是說每次的拉紙量為5—8mm。這個拉紙量只是一個平均數,絕大多數的紙張都在這個接紙量范圍內。假如由于輸紙誤差,有的紙不在這個范圍內。大于8mm則多拉,小于5mm則少拉。所以拉紙量的大小實際上是在0—12mm之間變化。
(4)對各種不同的紙張和幅面能進行調節印刷時由于紙張幅面和厚度的變化,側規矩能進行相應調節,保證側向準確定位。[next]
5.側規的種類及工作原理。
(1)側規的分類側仙一般分兩種,即推規和拉規。推規推動紙張在對面橫向定位,拉規拉著紙張在規矩邊橫向定位。
推規在較早的機器上還能見得到,現在絕大多數印刷機上用的都是拉規。這是因為紙張的柔性存在,用推規很難保持定位精度。下要主要講的是側拉規。
側拉規有扇形板式的、滾輪式的、磁條式的等。扇形板式的拉規在較早的國產機器上使用過,現在已基本上被淘汰了。目前幾乎所有北人設備用的都是滾輪式的。海德堡設備用的都是磁條式的拉規。滾輪式的拉規優點是把往復運動改成旋轉運動,因此慣性沖擊很小,缺點是與紙張的接觸面較小,當振動較大時,容易造成套印不準。
磁條式拉規的特點是可以與紙張獲得較大的接觸面積,而且對前規的定位精度影響比較小,但這種結構相對復雜,安裝精度要求也很高。對側規的運動有下列幾點要求:
①在前規定拉完畢后才能拉紙;②在遞紙牙取紙時,側規必須離開紙張表面;③在拉紙過程中必須穩定不變(側規與紙張之間始終保持接觸)。
(2)側規拉紙的原理分析側仙拉紙靠的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形成原理與紙張在輸紙板上的摩擦力的形成原理基本相似,因此要使紙張可靠定位,必須創造摩擦力的形成條件。紙張受力分析如下:
(圖 1.13)
f1為主動件產生的摩擦力,f2為從動件(一般指的都是滾輪)產生的摩擦力,f3為其它部件在紙張表面產生的摩擦力,根據運動的要求有f1=f2+f3。
f1和f2都與側規彈簧的壓力成正比。f3與其它部件在紙上的作用力成正比。f3力包括:紙張與紙張之間的摩擦力、側規壓板的阻力等。f1、f2和f3三個力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定位的精度。
根據側規的作用可以看出側規應具有下列功能:
①根據紙張幅面變化,橫向能夠相對移動;
②根據紙張厚度變化,在高度方向上能做相對調節;
③根據傳動的需要,滾子對紙張的壓力應能調節;
④根據位置配合的需要,側規擋板和前規之間的夾角能做相互調節(使成直角狀態);
⑤根據時序關系,側規拉紙的起如和結束時間應是可以調節的;⑥工作和非工作狀態的選擇。
6.前規定對側規定位的影響。首先前規是側規定位的基準,只有前規定位準確,側規定位才有意義。其次,前規如果太低,則會在紙張表面產生較大的摩擦,從而破壞側規摩擦傳動的條件;前規如果太高,則其定位的精度則是很低,側規定位也不能把紙張有效地校正過來。因此前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前規的高度為紙厚加上0.20mm,這樣基本上能保持定位的精度,同時產生阻礙紙張橫向運動的摩擦力也比較小。
側規要想定位準確,必須克服所有的摩擦力,這一點在調機時勿必注意。側規擋板的高度為紙厚加0.20mm,這樣能保證紙張進入側規的阻力比較小。再一個就是調整拉輪的壓力,從而改變摩擦傳動的條件。因此一定要注意前規定對側規定位的影響,帶有下壓式的前規更要注意這一點。
7.遞紙牙。遞紙牙是使紙張由半自由狀態進入受控狀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這個狀態的可靠性直接影響套印精度,因此無論從設計、加工,還是安裝等各方面對遞紙牙的要求都非常高。一般對遞紙牙都有下列幾點要求:
(1)自身運動軌跡
①相對于輸紙板絕對靜止取紙。這是紙張交接的關鍵一步。只有絕對靜止,才能保證交接的平穩性,不破壞紙張的定位精度。
②勻加速運動把紙張由輸紙板傳到壓印滾筒或傳紙滾筒。這個要求保證紙張平穩交接,慣性沖擊最小。這一點是設計遞紙凸輪的關鍵。實際上設計遞紙凸輪不一定非得等加速或等減速,關鍵是要求運動平穩,慣性沖擊最小。
③相對靜止地把紙張交給后續滾筒,只有相對靜止才能進行紙張交接,如果在交接過程中相對滑動,則交接的精度被破壞。
④勻減速從滾筒回到輸紙板上。這個要求使紙張回到輸紙板上時,所需的穩定時間最少,使其最快地步入絕對靜止狀態。這一點也是設計遞紙凸輪的關鍵一部分。
(2)相對運動的要求
①前規和側規定位完畢后,遞紙牙才能到輸紙板上取紙。
②遞紙牙離開輸紙板時,前規應提前離開輸紙板。
③遞紙牙的牙墊和后傳紙滾筒的牙墊相平行時,才能交接紙張。
④當出現輸紙故障時,遞紙牙在輸紙板上不合牙。
(3)運動軌跡的要求
①運動軌跡平滑,慣性沖擊最小。
②在運動軌跡內,不能與任何其它部件相互干涉。
(4)本身精度的要求
①所有的牙墊平齊,摩擦系數均勻分布。
②所有的牙片壓力一致,接觸均勻。
③所有牙片的動作一致。
④開閉牙機構動作靈活、可靠。
⑤遞紙牙軸的串動和跳動最小。
8.各種類型遞紙牙及其工作原理。遞紙牙一般分為四大類:上擺式、下擺式、滾筒式、超越式。
(1)上擺式 上擺式分為四大類:定心上擺式,偏尺擺動式,偏心回轉擺動式。
①定心擺動式:這種遞紙牙的往返運動軌跡不一致,即眾滾筒回到輸紙板上時,遞紙牙的位置比較高,高多少隨偏心量而變化,但是這種遞紙牙結構復雜,而且慣性沖擊隨偏心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偏心量不可能特別大。有時還需加專門的防蹭臟機構
②偏心回轉擺動式:這種遞紙牙和上面的偏心擺動式的差不多,慣性沖擊相對稍小一些。
(2)上擺式機構的蹭臟原理分析 當遞紙牙把紙張傳給后續滾筒時,紙張將沿滾筒的切線方向取向,見圖1.14所示。
(圖 1.14)
這樣遞紙牙在回程擺動時很容易和紙張的尾部相蹭,尤其是厚紙或高速,這種現象更為嚴重。因此如印厚紙或高速時,必須有專門的防蹭臟機構。防蹭臟機構主要使紙張尾部彎曲,這樣就阻止了遞紙牙和紙張相蹭。
(3)下擺式下擺式目前所見到的就一種,即定心擺動式。沒有偏心擺動式的,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安裝空間太小。下擺式與擺式的相比,最主要的一個優點是遞紙牙可以在紙張還未全離開輸紙板時,就回到輸紙板上,這樣可以延長交接時間,提高交接的穩定性,從而可以提高機器的速度。
(4)下擺式機構的蹭臟原理分析。當遞紙牙把紙張傳給后續滾筒時,紙張將沿滾筒的切線方向取向。如3.14圖所示。
這樣遞紙牙在回擺時就容易和紙張表面相蹭,當紙張離開輸紙板的瞬間這時紙張的尾部開始振動。前一、兩周的振幅特別大,因此蹭臟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對于高速或印厚紙時,這種現象更為突出。所以必須加有專門的防蹭臟機構。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牙墊片上加有自由轉動的滾子,這樣當紙張尾部與其相碰時,它和紙張之間不存在相對滑動,從而避免蹭臟。即便這樣,如果紙張特別厚,機器的速度又很高,紙張的尾部的沖擊非常大,仍然容易破壞印張背面的圖文。
(5)回轉滾筒式回轉滾筒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間歇式的,另一種是勻速回轉式的。前一種主要用于低速機器上,現已趨于淘汰。勻速回轉式的目前用的最多是海德堡印刷機。勻速回轉式的一個最大的優點是蹭臟可能性被完全消除,而且比偏心擺動式的沖擊要小。但是這種遞紙牙也只能在紙張完全離開輸紙板后才能回到輸紙板上,與下擺式相比,存在著取紙時間不足的問題,另一個缺點是這種遞紙牙的結構比較復雜。因此在高速印刷機中,這種遞紙牙很有可能被淘汰。
(6)超越式超越式續紙的定位在滾筒上進行,因而機器的速度可以更高,但是由于這種機構定位的精度問題,特別是對于大幅面,定位的精度更低,所以一般都是小型膠印機上采用這種機構。
超越式一般分為兩種,即氣動式和摩擦式。氣動式的靠壓差將紙張傳給滾筒,摩擦式的靠摩擦輪將紙張傳給滾筒。[next]
9.互鎖機構。
(1)互鎖機構的作用是在機器出現故障時,使輸紙板上的紙位置固定不動。擺動器不傳紙?;ユi機構的目的有四個:
①保護印品:互鎖機構動作后,使印張固定在輸紙板上,當故障排除后,紙張仍可繼續使用。否則,假如紙張出現歪斜,遞紙牙仍繼續傳紙、則左右咬口不一,套印精度被破壞,還有可能造成重影、起褶等一系列印刷故障。
②保護橡皮:橡皮起到轉移油墨的作用,如果雙張或多張紙進入其表面被破壞,則油墨傳遞被破壞,印品質量也就無法保證。更換或墊補橡皮都是很麻煩的。
③保護滾筒牙排:當咬口不勻時,紙張很容易在牙排內滑動,久而久之,造成牙墊磨損,套印精度會受到影響。
④保護機器:當紙張成縷或有異物進入滾筒之間時,機器將受到突然沖擊,滾筒表面、軸承及齒輪等都有可能被破壞。互鎖機構可以說是最后一道安全線。
(2)互鎖機構的動作分為兩大部分
①使紙張停在輸紙板上:使紙張停在輸紙板上的方法多種多樣。海德堡印刷機采用的是輸紙板下面吸氣,輸紙板上面壓紙。國產設備采用的是輸紙板下面吸氣,前規停在輸紙板上。前規停在輸紙板上或輸紙板上面壓紙都有專門的機構控制。
②遞紙牙在輸紙板上不合牙:這個動作是通過開牙凸輪的移動來實現的。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機構,最后的結果都一樣。遞紙牙離開輸紙板后仍然合牙,因為這時牙排已離開紙張。
③互鎖機構的動作過程:a.光電傳感器識別信號傳給主控制臺;b.主控制臺分析并通知相應控制開關;c.控制開關起動,執行機構開始工作。
互鎖機構的重要作用決定了它始終必須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10.紙張在輸紙部分的運動過程分析。紙張由紙堆處的靜止狀態被遞紙吸嘴加速傳接紙輥。接紙輥將其傳送到規矩部分后,它又處于靜止狀態。紙張在這期間內經歷了一個加速、減速和再加速的過程。紙張的加速過程是很明顯的,但是紙張的減速過程是怎樣實現的呢?
(1)驅動紙張向前運動的摩擦力已不復存在紙張到輸紙板上時處于勻速傳動,但當紙張前口離開傳送帶時,這時驅動的摩擦力逐漸減少。一個輸紙步距過去后,紙張已完全離開輸紙布帶。紙張向前運動只靠其慣性。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其慣性逐漸減少,從而降低紙張的速度。
(2)前規板的角度和輸紙板的角度不一樣前規板的角度比輸紙板的角度小,這樣從輸紙板上傳過來的紙張方向發生變化,從而改變了其速度。通過速度分析可以知道,速度降低。
(3)前規減速紙張到達前規后,有的紙到的近一些,有的到的遠一些,但是如紙張到達前規已為零速,那么前規就無法彌補輸紙誤差,起不到定位的作用。所以紙張在到達前規時,速度應略大于零,為防止紙張反彈,在紙張的尾部加有毛刷輪,吸收反彈的級量,后續的紙張也對紙張的反彈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11.輸紙部分的調節。
(1)基準。一切動作和行為的出發點。此出發點只有一個,把這個出發點就叫做絕對基準。對一臺機器來說,機器的基準包括設計基準、加工基準、安裝和調試基準。相對基準:此動作和行為以絕對基準為出發點,但是它又是另外一些動作和行為的出發點,把此出發點叫做相對基準。相對基準一般都一個以上,但是它們的地位并不是等同的。
沒有基準就等于不存在動作和行為的出發點,那么所有的動作和行為必然是一片混亂。所以在設計、加工、安裝和調試機器時必須找到其基準和相對基準,否則機器就無法制造出來。
(2)調機基準。機器所有部件的時間和位移的出發點,此基準只有一個,叫做調機的絕對基準。
除絕對基準外,還有調機的相對基準,它是指某部件的時間和位移以調機的絕對基準為出發點,但另外一些部件又以此部件的時間和位移為出發點,則把這個部件就叫做調機的相對基準。調機的相對基準一般有一個以上。
絕對基準和相對基準是機器調節的依據,找不到基準和相對基準,調節也就無法進行。掌握了絕對基準和相對基準,調試起來就減少了盲目性,這也是所謂的調機捷徑之一。
(3)印刷機調機的絕對基準和調機的相對基準印刷機的調機基準因不同的機型而不同,但是調機的絕對基準只有一個。有的機器調試的絕對基準是壓印滾筒,有的是套準滾筒。目前一般多色印刷機調機的絕對基準都是套準滾筒(把遞紙牙看成是套準滾筒的一部分)。調機的絕對基準選哪一個沒關系,但是一經選定,則中途不能變動,否則一切工作還需從頭開始。也就是說,絕對基準是不可調節的。相對基準根據傳動鏈而定。
(4)傳動鏈各部件的時間和位移以一定的先后次序聯系起來,這個鏈就叫做傳動鏈。傳動鏈上不可調節的點就是調機的絕對基準,傳動鏈上除了絕對基準點和每個分支(傳動鏈上除了主鏈外,有時還有很多支鏈)的最后一點外,其它所有的點都可叫做相對基準。
因此在調試機器時,把其傳動鏈首先分析清楚,然后在傳動鏈上找到調機的色對基準和相對基準。除此之外還必須有各部件相對于絕對基準和相對基準的時間和位移的關系圖,這樣的在調節機器時就能做到有章可依。這就是調機的最基本方法,也可稱之為調機原理。
(5)輸紙部分的傳動鏈 輸紙部分的傳動鏈如下所示:
套準滾筒—規矩部分—輸紙板—飛達—給紙堆
在這個傳動鏈上,套準滾筒為調機的絕對基準,除紙堆外其它的都可叫做調機的相對基準,但這些相對基準的地位不一樣,越靠近絕對基準,其級別就越高,其它的則次之,根據與絕對基準之間的遠近關系,又可分為第一,第二,……相對基準。在這里規矩部分則是第一相對基準,輸紙板是第二相對基準,飛達是第三相對基準。找到了輸紙部分的絕對基準和相對基準,再備有每個部件與基準和相對基準的時間和位移的關系圖,則輸紙部分就能夠進行調節了。具體做法簡述如下:
①套準滾筒為基準,一旦其位置確定后,不能相對于其它任何部件調節。
②規矩部分相對于套準滾筒(或稱為遞紙牙)調節:套準滾筒到輸紙板上取紙時,假如取紙時間不對,那么只能調規矩部分,不能調套準滾筒(遞紙牙)。
套準滾筒和規矩之間的配合關系是這樣的:套準滾筒到輸紙輸上取紙時,規矩部分已定位完畢,遞紙牙和規矩部分交接一段時間后,前規下擺,遞紙牙叼紙離開輸紙板,然后前規回到輸紙板上給后續紙張定位,遞紙牙擺回后開始叼第二張紙。
(圖 1.15)
③輸紙板相對于規矩部分的調節:當前規剛好到達輸紙板上時,這時輸紙板傳過來的紙張前口應距前規5mm左右。為什么要留5mm呢?主要考慮的是前規的穩定時間,因為前規的擺動都是靠凸輪驅動的。前規停在輸紙板上,恰為凸輪的最高點與擺桿機構接觸。這點正是凸輪的一個過濾點。由于前規的慣性存在,前規在這一點不能處于絕對靜止狀態,所以前規需要一個穩定時間。曾有人認為5mm是為紙張減速用的,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因為輸紙板到前規的距離始終為定值,而輸紙板始終在連續勻速運轉,則每次傳到前規板上,紙的速度都是一樣的。假定機器的速度不變,要減速的辦法就是增加位移,但實際上紙張在前規板上的行程并沒因那5mm而增加,那么怎么說它起到了減速作用呢?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假如5mm距離起到了減速作用,那么機器的速度變化后,這5mm距離也應隨之而變,速度高一點,距離大一點;速度低一點,距離小一點。這種假設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
如何保證這5mm的距離?唯一的辦法就是調整輸紙板和前規之間的配合。這個調節的地方一般都在給紙機的傳動面,通過齒輪或鏈條的位置變化來改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達到預定的要求。
④飛達相對于輸紙板的調節:正常運轉時,飛達應把紙張傳遞過接紙輥5mm左右,這時壓輪才能下壓,如果發現此配合不對,應該調飛達。目前膠片機的飛達一般都是通過萬向聯軸驅動的,通過改變萬向節端部法蘭盤上的長孔位置即可。
⑤紙堆相對于飛達的調節:當紙堆與飛達配合不合適時,首先應該調紙堆,即紙堆應處于自由狀態。
上面簡述了輸紙部分之間的調整,具體每個部件的內部也可按此關系進行調整,但有一點需注意,絕對不能反調,即不能把基準搞反了。
組件中相對復雜的是飛達和規矩部分。規矩部分前已敘述過。下面以飛達為例來分析組件內部的調整方法。飛達內各部件的相對運動關系在設計時就已固定,一般不可調節,只有在大修時才可進行調整,但是在此分析一下其內部部件之間的相到關系對飛達的調整是很有益處的。遞紙吸嘴、分紙吸嘴和壓腳的作用前已敘述過。從傳動鏈看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應該是:遞紙吸嘴一分紙吸嘴—壓腳。遞紙吸嘴為飛達內調試的絕對基準,分紙吸唯相對于遞紙吸嘴可以調節,但相對于壓腳,它又是相對基準。也就是說,遞紙吸嘴和分紙吸嘴之間出現配合不正確時,應該調分紙吸嘴;當分紙吸嘴和壓腳之間的關系不正確時,應調壓腳。這樣就明確了三部件之間的相互關系。
(6)對稱原則在輸紙部分調節中的應用,從飛達、輸紙板到前規,可以看出,其上的絕大多數部件都是呈對稱狀態出現。正因如此,這些部件的調節必須以對稱原則為出發點,即位置對稱、力量對稱、調節對稱。這是能否保證機器正常運轉的關鍵。但是在實際過程中,理想的對稱是不存在的,那么是不是正常運轉就會被破壞呢?實際上并沒有。為什么?這是因為規矩部分有彌補輸紙誤差的作用,實際上彌補的就是由這些不對稱因素造成的誤差。不過這個所能彌補的誤差是有限的,當輸紙誤差超過一定程度時,規矩也就無能為力,只能給出一個錯誤信號,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只能采取準對稱原則。實際工作中,各部件都應以準對稱原則的狀態來工作,盡可能使其逼近理想的對稱狀態,這就是調機的首要條件之一。
圖文加盟店管理中的這些浪費,你有嗎?三大互聯網巨頭開始爭奪第三方平臺的霸主地位12月原紙漲價函來了:再漲200元/噸印刷廠用火安全及消防知識快印店員工離職究竟是誰的錯?基于復頻譜理論的油墨配色系統印刷油墨配色問題關乎印品品質受美元影響,瓦楞原紙價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