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是由有機顏料、連結料、溶劑和相關助劑經物理化學過程混合而成的,與溶劑型油墨的主要區別在于水性油墨中使用的溶劑不是有機溶劑而是水,也就是說水性油墨的連結料主要是由樹脂和水組成。水墨要印刷出理想的效果就必須具有適宜印刷的作業適性。影響水性油墨印刷適性的因素較多,以下主要就水墨的黏度、觸變性、粘著性、ph值及紙張的油墨吸收性等性能對印刷適性的影響作一分析。
黏度是油墨內聚力的大小,是水墨應用中最主要的控制指標。在印刷過程中,水墨具有一定的黏度是保持其正常傳遞、轉移的必要條件:水墨的黏度過低,會造成色淺、網點擴大量大、高光點變形、傳墨不均等弊端;水墨黏度過高,會影響網紋輥的轉移性能,墨色不勻,顏色有時反而印不深,同時容易造成臟版、糊版、起泡、不干等弊病。水墨的出廠黏度,因廠家或品種而異,一般控制在30~60s/25℃范圍內(用4涂料杯)。使用時黏度調整到40~50s之間較好。
對于膠印油墨而言,可以通過墨輥之間的調和,使油墨均勻地涂布在印版上,而柔印油墨僅靠本身的流動性、粘附性填充在網紋輥網穴中并傳墨到印版上,而且油墨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填滿網穴,只有較低的黏度即較稀薄的油墨才有這樣的性質。如果黏度太大會造成以下缺陷:
油墨傳遞、轉移困難。因柔印機速度很快,第一色印完到第二色印刷,其間隔僅幾秒到零點幾秒,要求油墨黏度小,易分離,轉移快,干燥快;
易引起紙張拉毛、脫粉現象,甚至造成紙張剝離;
油墨難以填入網穴中,同時刮刀也難以圓滑地刮去網墻部分的油墨。實踐證明,在同樣的條件下,黏度小的油墨層分裂狀態比黏度大的對油墨的轉移有利。
所以柔性版油墨一般黏度較較小,其范圍為:0.15~0.3pa·s。但油墨黏度也不能太小,否則容易壓印會造成網點中的油墨易變形,使圖文再現性變差。嚴重時會造成墨體乳化,或使其不能正常傳遞、轉移,并逐漸在網紋輥、印版上堆積顏料,當堆積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會引起糊版。
一般對于比較光滑的承印物,在供墨量充足時,轉移率較高,所以要求油墨的黏度稍高;對于結構松軟的紙張所用油墨黏度應稍低。
羅切斯特工學院印刷媒體學院正式更名為媒體科學學院增值印刷印刷工藝介紹10:包裝增值印刷樣張工藝解析深圳環保突擊夜查,兩家印刷包裝企業遭20萬重罰合肥破獲涉案金額2億余元的侵犯著作權案色彩學大師羅伯韓特的臺灣講座(下)數碼印刷機技術革新趨勢分析廢紙價格易漲難跌,什么原因?浙江創建500億“零直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