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建筑行業推信息化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bim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中信息斷層的現象,成為了一個里程碑性的變革。bim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為基礎,建立起三維的信息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bim技術是推進建筑業向著信息化和工業化轉變的核心力量。
施工人員掃描二維碼查看技術交底
中冶天工集團國知項目實體質量管控利用二維碼傳遞實測實量成果,采用“一物一碼”的方式,將二維碼打印張貼在施工現場相應部位的剪力墻上。“我只需要使用手機掃一掃墻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此處墻壁的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鋼筋、混凝土等實測實量結果,還能查到相對應的負責人和檢查人的信息。”施工人員魏子民正在對著二維碼查看各種參數,他告訴津云新聞記者,這種信息化能讓工人們隨時了解項目的施工標準。
施工人員通過vr直觀體驗危險施工后果
同時,業主、監理及項目部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信息平臺隨時查看施工進度及過程留檔,及時了解項目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實施全方位監管。“我們通過云技術與傳統技術的結合,輔助整個項目的施工管理,彌補原來施工管理可能會出現的一些脫節或不全面的情況。”中冶天工集團bim中心研發經理王鑫說,“我們現在變被動為主動,把管理過程推送至監理方或是業主,主動配合監管,將現場施工的的信息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上傳,讓對方能夠及時了解施工情況。”
巡檢人員到達點位完成“打卡”
“通過信息化手段可以輔助施工過程,雖然目前我國的建筑業體制還是需要建立紙質化的管控程序,但是我們可以使中間環節更加精簡高效。”王鑫說,“公司搭建了基于bim的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云設計協同和項目管控平臺,我們利用公有云來提升施工階段的信息化水平,而將企業級信息放在自己的平臺上,一方面安全性有保障,權限程度也可以自我把控。”
bim技術還應用在工人施工的過程中。項目管理團隊利用信息模型對重點管控部位制作了相關的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等,利用二維碼張貼在施工部位和宣傳欄等位置,便于施工管理和作業人員隨時查看相關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中冶天工集團一分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陳文娟告訴津云新聞記者:“國知項目有曲線施工的部分,現場測繪和施工都有一些特殊注意事項,我們用vr技術展現出來,讓大家掌握起來更加直觀。”此外,中冶天工集團還通過vr眼鏡讓施工人員直觀體驗危險施工的后果,強大的沖擊力給大家上一堂警示教育課。無人機的應用在施工管理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土方階段的現場測繪。如果施工場地過大的話,用以前的手段很難把控,特別是高差比較大的項目測繪會更難。但是現在我們通過無人機掃描的點云數據可以在后臺進行初期處理,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
信息化應用不僅為施工人員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同時也對巡檢人員的實際到崗進行著監督。“巡檢人員到達腳手架、塔吊、危險區域等固定點位,掃描二維碼完成點位‘打卡’,后臺會自動記錄下巡查時間。”中冶天工集團bim中心研發經理王鑫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隨時掌握責任人的巡查工作,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
如何保養膠印機的空氣壓縮機介紹3種名片印刷方式油墨未入VOC排污收費試點范圍新媒體傳播的整合創新,這三個階段不可少貴州100家圖文店達成價格聯盟定制綠檀梳手鏈套裝 ——DIY印品惠普Color LaserJet 5550定位于企業級用戶從富陽紙企停產到漲價,環保政策是去產能還是去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