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媒體的日益發達,很多城市開始發力數字閱讀,近日,5個嶄新的多功能數字報刊亭在北京亮相。這種多功能數字報刊亭與傳統報刊亭相比,不僅外觀更加現代、時尚,而且服務功能大大拓展,除了紙質報刊、充值卡零售外,還增加了新華視頻、自助繳費、小件商品自提、wifi終端閱讀、文化商品展示、外傷救助、預警信息發布等新型服務。
報刊亭“變身”數字文化館
3月19日早晨,北大東門報刊亭店主尹茂雷比平常起得早了許多,因為他要迎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北京首批多功能數字報刊亭選址北大東門,并于前一天晚上安裝完畢。
據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總經理陳巖介紹,此次推出的多功能數字報刊亭,是北京郵政自主設計研發,運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將傳統報刊零售與電子商務、數字發行等現代商業模式對接的新型報刊亭,將為打造北京智慧城市和社區“百步文化圈”服務。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報刊亭內安裝了微云基站與互聯網的云服務器,無線網絡可以覆蓋報刊亭周邊半徑50米的范圍。顧客只要用智能手機下載手機客戶端“e亭e生活”,借助報刊亭wifi網絡,就可以免費收看高速海量的多媒體信息,有熱銷報刊的精彩文章,也有周邊商家和社區服務信息。隨著后期功能的逐步完善,還能在線閱讀或下載圖書、報刊、視頻、音樂等。
“我們就是要適應數字化時代、移動互聯時代的閱讀生活,把報刊亭變成老百姓身邊名符其實的數字文化館,也能更好地為報刊社的數字發行和營銷服務。”陳巖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
增加顧客黏性拉動報刊銷量
事實上,北京數字報刊亭的研發和推出,也是市場倒逼的結果。據陳巖透露,北京市的報刊零售2010年以來一路下滑,“經營額年均下滑16%左右”。
“原因主要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沖擊,許多人不出門就可以買到圖書、雜志,誰還跑功能單一的報刊亭?”陳巖說,推動報刊零售公司從經營報刊向經營報刊亭平臺轉型,對報刊亭功能重新定位,實施信息化改造,重構商業模式。
記者在現場看到,多功能數字報刊亭開門營業后,顧客可以免費使用亭體配裝的自助繳費機,刷銀聯卡就能一站式繳納話費、水費、燃氣費、寬帶費,ic卡購電、熱力繳費、etc速通卡充值、電話充值等。另外,還能辦理簡單的銀行業務,如余額查詢、銀行卡轉賬、信用卡還款。
“亭內還安裝了電子自提柜,安全保管長達7天。”尹茂雷告訴記者,顧客在電商網站訂購商品后,下單時“使用代收貨”,就可以選擇周邊的多功能數字報刊亭作為收貨地址,然后再自助取貨。
對于記者關心的企業和經營者如何從新式報刊亭獲得收益的問題,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雖然新式報刊亭提供的新型服務多是免費和公益性質的,甚至還要搭上不少人力物力,但企業看重的是這些服務帶來的附加值,即帶動報刊亭的客流量,增加顧客的黏性,直接拉動報刊銷量,相信未來也完全可以實現新型服務的規模效益。
膠印機水路故障處理方法大全粵春運期間5波冷空氣過境 或將出現低溫災害印刷跟色常見問題分析壓痕線怎么選擇比較合適呢?書籍精裝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關于網點的那些事兒:網點基礎詳解包裝防偽設計與印刷關系快樂的員工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