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影樓企業在經營中不管是力求事事做到最好、還是免費提供最好的服務,企業服務不能光憑一腔熱情,很多時候好的出發點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全世界都迫切需要優質的服務。服務做得好的公司——看看西南航空(southwest)和美國網絡鞋店zappos在保證盈利的情況下都實現了企業增長,并贏得了回頭客。服務做得不好的公司則受到了無情的懲罰。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經常在客戶滿意度調查中排名墊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企業有太多理由要服務好客戶,那么,為什么優秀的服務依然不多見?
原因之一就是“好意”。事實證明,優質服務的核心障礙并不是落后過時的想法,也不是麻木不仁的管理層,很多時候問題恰恰在于人們希望做“對的事情”。美國銀行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現在它不想讓任何人失望。
而且,像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談到服務,下面三類好的出發點往往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1、凡事力求做到最好
最好的服務提供商總是在客戶最看重的事情上不遺余力,在客戶最不看重的事情上則留有余地。美國著名的醫學中心梅奧診所(mayoclinic)為患者提供當日預約服務,條件是放棄選擇指定醫生的權力。但任何急難癥患者(這是梅奧診所擅長的領域)都會樂于接受這樣的安排。
此類折衷策略構成了成功的服務模式,沒有人需要為此致歉。西南航空(southwestairlines)無需為不提供正餐和行李轉運服務而感到羞愧,因為正是如此,它們才能提供廉價的密集航班,而這些也正是顧客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果西南航空力求事事做到最好,如果它既想成為一家廉價航空公司,又想提供高端豪華的艙內體驗,同時每天多次飛往全球任何一個地點,這套模式絕對行不通。這家公司最終會虧欠,而且什么服務都流于平庸,這正是大多數大型航空公司走下坡路的原因。
如今的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似乎正在向零售銀行的所有領域推進,可以預料的是,效果不會令人滿意。美國銀行正在試圖降低成本、提高便捷性、擴充產品領域以及提供友好的服務,或許它的名字就已經決定了,一家面向全美國人民的銀行絕不能讓任何人因為任何事情失望。
美國銀行沒有設計一個或多個服務模式根據關鍵服務要素進行優化,而是選擇全面鋪開,勝算渺茫。它不是最便宜、最方便或最友好的儲蓄銀行。它讓所有的人都大失所望,原因卻又各有不同,僵化的策略無法讓任何人真正滿意。
你們的客戶最看重什么?如果確保他們獲得這些,他們愿意放棄什么?回答好這些問題,是提供優質服務的第一步。
2、要求員工更賣力地工作
一旦出現問題,人們很容易將其歸咎于不夠努力。很多人認為,只要再加把勁(通常說的是直接下屬),服務就會得到改善。但這種觀點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即系統架構本身就已經決定了員工難以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
呼叫中心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而且它的星星很荒謬。呼叫中心往往要求員工最多需要關注8個屏幕,同時還要接聽并處理來自全球各地來電者五花八門的問題。很多呼叫中心還對服務代表的通話時長進行計時,而且不得將來電轉至上一級,即便他們沒有權限和信息來解決來電者的問題。處在這種情況中,再努力也無濟于事,因為員工的工作面臨著很大的障礙。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我們可以設計一套管理體系,讓每個人輕輕松松就能拿出出色的表現。zappos將服務代表視為公司建立客戶關系的一線大使。服務代表有服務客戶的工具和權力,每天24小時提供服務,同時公司還鼓勵他們不計時長地接聽電話。超長的通話時間甚至已成為服務團隊的某種榮譽勛章。
對于那些服務遭到投訴的公司,我們的建議是別再告訴你們的員工做110%的努力了。認真審視一下,是否是系統問題導致客戶不滿。
3、提供免費服務
慷慨大方是良好關系的核心,客戶關系也不例外。為付錢給你的人們創造巨大的價值,然后從中為自己爭取一部分。這就是成功的服務公司背后的慷慨經濟學。
不過,無條件的愛可行不通。必須為你的慷慨獲得某種回報,否則你可支撐不了多久。舉個例子,精致游輪(celebritycruises)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新增了150種“取悅”客戶的方式,包括免費香檳酒、落日瑜伽、泳池邊的果汁冰糕、壽司吧以及訂制披薩等服務。
但問題是沒人需要為此多付一分錢。由于游輪業的現狀導致漲價幾乎不可能,這個曇花一現的計劃淪為“可有可無”的免費服務,收回成本的概率幾近于無。
美國郵政局(theu.s.postoffice)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的周六遞送服務(遞送量較低)也是一項免費服務。我們自然都喜歡這項服務,但大多數人除了郵票,不愿額外多付一分錢。這項服務堪稱郵政系統的免費香檳。
簡單而言,我們認為服務必須收費。新的收費和上調價格只是一種方式,往往也是最沒有創造力的方式,許多市場都不能接受。
服務收費遇到困難?首先,要確保你是在為客戶創造真正的價值。然后從中為自己爭取一部分。
我們經常接觸到很多企業管理者,他們的想法和出發點都很好,但沒算好經濟帳。他們的問題不是對客戶不夠全心全意,而是死守一種觀點,認為“只要有好的出發點就足以成功”。然而,好的出發點不僅不夠,有時甚至恰恰相反,會成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
PDF圖片打尺寸不對是什么原因?理光DD4450c數碼印刷機澳博1800PD無氨曬圖機復印件出現底灰,該如何檢修設備?先燙后印中出現燙印箔被印刷油墨反拉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家餐廳的營銷真經:羊群效應國際廢紙交易市場清淡兄弟3170CDW 碼字工作者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