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機上的墨輥主要是用來傳輸油墨的。為了使油墨在墨輥之間迅速而均勻地分布開來,印刷機上通常采用軟質墨輥和硬質墨輥交替的方式配置,使相鄰的墨輥產生良好的接觸。
軟質墨輥(通常稱為膠輥),一般是用經過硫化的天然橡膠、合成橡膠、明膠以及聚氨酯等高聚物制成的;硬質墨輥(通常稱為金屬輥),一般用鐵、銅等金屬材料制成。膠輥和金屬輥本身都有良好的親油性,從而保證油墨在其表面很好地潤濕并附著,這是保證油墨在墨輥之間轉移的前提。
膠輥的制造工藝
-主要原料:高分子聚合物、硫化劑、增塑劑、填充劑、促進劑
-主要工藝流程及作用:混合--過濾--固化處理--研磨--拋光
1.混合: 控制各成分的含量、熱烘溫度等,使硬度、成分穩定。
2.過濾: 使膠體均勻、無雜質。這一點對于高速印刷機尤為重要:在高速運轉中受力均勻,傳遞能量均勻由于各種因素造成膨脹或收縮時,仍能保持均勻一致,這樣僅依靠調節就可減輕或避免不利影響
3.固化: 通過加溫加壓及硫化處理,穩定贈速劑,使橡膠受外力時收 縮降到最小程度。將松軟并有延展性能的化合物變成堅實,而又有一定柔軟度的材料,從而更適合油墨的傳遞和轉移。
4.研磨及拋光: 決定膠輥尺寸精度及表面積的關鍵,尤其是酒精水輥的弧度 處理。橡膠表面看起來是光滑的,但在高倍放大鏡下,有很多細小的凸起和凹陷部分。這些凸起和凹陷的部分增大了膠輥的表面積,使得其具有優越得 油墨轉移、傳遞性能。
此工藝要求恒定溫度:溫度過高,表面易炭化,短時印刷就會出現掉皮現象。溫度過低,局部易脆化,導致油墨轉移性能下降。
膠輥的性能要求
-包容性-對水、墨的親和能力
-彈性-是否能正確表現壓力;彈性好的壓力表現明顯
-壓痕反映-正確調校印刷壓力的依據
-吸振性-防止上下跳動、共振(高速時)
-耐磨性-保持高表面積、防結釉的能力,并使包容性得以維持
-能量傳遞性能-確保自身不積存能量、不反射能量
-抗腐蝕性-良好的抗化學品性能,有助于延長壽命
-導電性-抗靜電、不吸附油墨及紙毛
-傳熱性-延長自身壽命,減少調校壓力的時間
- 耐高溫-延長膠輥自身壽命(尤其對高速機)
膠輥硬度
膠輥硬度是膠輥性能的一個重要表現,具體表現如下:
- 松軟-包容性好,彈性大,抗壓能力強,吸振好,壓痕反映好,對壓力的調節范圍大
- 有一定硬度-不易受腐蝕及磨損,抗高溫能力強,壓力表現迅速所以,膠輥硬度需要適中:過軟,防腐蝕能力差,易集聚能量;過硬,傳墨能力下降,吸振性差,易逐漸破壞印刷機的精密設計.所以,需要根據適當的印刷壓力及其它印刷適性選擇正確的膠型和硬度。
附:膠輥的壓痕表現(壓痕寬度-膠輥壓力)
- 增加 50%的壓痕寬度相對需要增加250%的膠輥壓力
-增加100%的壓痕寬度相對需要增加750%的膠輥壓力
-應盡量將膠輥壓力調輕
TVF推出Georg + Otto Friedrich的高清紡織品紙包裝行業之所以集中度低,離不開這五種原因華為五級考核制:不養閑人!2018下半場:社交媒體與消費場景為微名片帶來革命模內標簽的基本特點分析山東日照推進漿紙包裝印刷產業轉型計劃重大專項工作500萬枚RFID電子標簽已融入物流行業熒光油墨技術介紹及印刷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