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d打印如何實現產業化”一直是各大企業和機構關心的問題。在近日舉行的以“創新構建未來——先進制造型服務”為主題的產業交流會上出現一種被稱為3d打印的“淘寶”模式。
“國內3d打印如何實現產業化”一直是各大企業和機構關心的問題,目前我們也在這條道路上探尋著各種可能性。在近日舉行的以“創新構建未來——先進制造型服務”為主題的產業交流會上,一種新型的3d打印產業化模式,吸引了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信息化處處長王建偉的注意。這一模式即搭建制造型服務網絡平臺,被稱為3d打印的“淘寶”模式。相信此前有不少人想過這種模式,那么該模式究竟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呢?
據介紹,這一平臺并沒有沿襲傳統制造業的模式以提供設備與耗材生產,也沒有成為僅僅提供3d打印產品的周邊服務商,而是將制造資源“云化”,對原創設計以及版權進行數據保護,試圖扭轉設計不再“無”價的局面,此外為設計師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實現設計師與制造端以及消費端的無縫對接。
此前,3d打印技術所面臨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被看作該技術難以大規模產業化的主要障礙之一,畢竟,該技術的出現使制造業的成功不再取決于生產規模,而取決于創意。在一些專家看來,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3d打印創意,極有可能就像當初的音樂領域一樣面臨盜版的威脅。
事實上,國外已經有不少成熟的3d打印設計平臺,上面有免費及收費性可打印3d模型,比如thingiverse;除了設計之外,也有專門提供3d打印服務的平臺,如i.materialise。相比起來,中國目前還沒有較為成熟的類似平臺,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考慮的恐怕不止知識產權這一問題。
河北公布2017違法廣告監測情況,一年監測到470條次微名片打造超級單品的“三板斧”啤酒包裝打破局限 實現大改革3D打印開始涉足音樂領域定制打印機成中國打印市場新亮點理光Ricoh SP 310SFN多功能一體機柯尼卡美能達bizhub PRESS 1250數碼印刷機光聚合型CTP版材的主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