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印刷機械制造業持續低迷,然而受我國經濟大環境影響,國內印機行業正開始“突出重圍”,在平穩中有所回升。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國內印機市場將在2015年實現400億元的目標,步入2012年,我國印機市場必將有更大的發展。新年伊始,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陸長安,就2012年印機業新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
喜政策扶持技術革新
“展望2012年,我國的印機制造業可謂喜憂參半。”陸長安認為,可喜的是,目前我國印機業有著良好的發展背景。首先,國家針對印刷業提供了各種有利政策進行引導,例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連續3年對印刷業綠色印刷和數字印刷重大項目建設予以中央預算內重點投資支持,2012年已經步入第三年;新聞出版總署與環境保護部簽署協議,全面部署“十二五”期間綠色印刷工作,2012年步入深化拓展階段;我國提出了“文化強國”的方針政策,這樣的大背景也為印刷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同時,據介紹,以前的印刷業五年發展規劃都是由協會來制定,而此次印刷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則是由政府牽頭制定,足見印刷業產業地位的提升。
其次,數字印刷與印刷數字化、綠色印刷等新興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新興生產方式的轉變,也為印機制造行業開拓了新的發展領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成就了行業新的發展軌跡。2012年對于這些新興領域而言,將會形成一個眾廠家共同搶占市場的局面,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優質品牌的出現,也會有劣質品牌的淘汰。
憂市場萎縮競爭激烈
與此同時,陸長安談到,也要充分看到2012年我國印機業會遭遇到的各種困難。
我國處在全球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金融危機持續影響、歐盟債務危機,國際印刷市場有些萎縮。眾所周知,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企業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之相對的,這些公司看到了我國印刷市場良好的市場氛圍,紛紛將中國作為其最大的市場進行擠占,這無形中加劇了國內印機市場的競爭。預計2012年,印機銷售市場競爭將更加白熱化,而我國的印機制造企業也將面臨不走出國門就遭遇國外同類產品的國家化競爭態勢,國內市場即國際市場。
此外,數字化技術雖然為印刷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時也對傳統印刷行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如電子書等新型閱讀方式的出現令一些書刊印刷企業訂單減少、相應印機銷量也受到影響;報業也在遭受立體化閱讀方式的影響,雖然目前在國內這種影響還不甚明顯,但是其產值增幅相比之前在逐漸放緩。
突增強創新積極調整
面對行業發展的喜與憂,陸長安談到,在2012年,企業要更注重突破和創新。作為行業協會一方,首先會發揮好政府和企業溝通的紐帶作用,繼續深入引導和執行行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促進行業發展。陸長安透露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2012年印刷業的“奧林匹克”德魯巴展覽會將舉辦,截至目前,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已組織157家中國印機制造企業參展,參展面積達1.1萬平方米,幾乎是上屆參展面積的兩倍,陣容空前強大。在合資、合作、逐步壯大中,中國印機制造實力在不斷加強、也在為進入國際市場積極開拓,烙印著“中國制造”的印機產品勢必會對國際印機市場產生重要影響。民族品牌在走出國門的同時,勢必會面臨全方位的競爭。陸長安建議,民族印機制造企業應警惕國外發達國家對民族品牌進行知識產權的圍剿。
對企業而言,面對危機,陸長安建議,要抓住機會、化危為機。一方面,要求企業需注重對市場的分析,明確企業的發展策略,加強對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的消化、吸收,適時做好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同時,這也是對企業決策者市場駕馭能力的考驗。另一方面,民族印機制造企業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產品的質量和水平,迅速提升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增強主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在研發民族產品的時候,要充分注重知識產權的創立、管理和使用,積極開展技術創新。陸長安講到,沒有創新的企業勢必會遭到淘汰,好的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注重貫徹執行國際標準,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唯有如此,才能改變中國“有制造、無創造”的局面。此外,企業還要加強內部管理,注重成本控制,并適時做好企業轉型。
綠色印刷與顧客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權衡?5點經驗告訴你,如何選擇最佳的網紋輥余額寶嚴重提升了企業融資成本?印刷賀卡過程中的啤形是什么?共享紅酒騙局被曝光,最近到底出了多少假共享?印刷色彩管理的4個工作流程泰國2013年印刷和印刷品業月薪將低于去年數字印刷技術已經開始走向大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