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跟大家去講一個最基礎的理論——4p,我相信略微懂得或者說知道一點營銷的人,肯定都知道這個理論。
就是說一個產品、一個品牌去做營銷,它有4個實現的手段。第一個叫做product產品;第二個是place渠道;第三個是price價格;第四個是promotion促銷,這才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營銷。
我們曾經一度以為營銷就是做傳播,做事件,做公關等等,實際上營銷是從產品開始的。
我想問一下,為什么我們研究營銷會從產品開始呢?因為營銷就是一個用產品去滿足用戶需求的這樣的一個過程。
product 產品
為什么說產品product特別重要呢?
比如說我們是一個餐廳,我們現在首先應該去選址是吧,去看看是在shopping mall里面呢?還是開一個旗艦店,還是一個獨立的餐廳,還是說只通過網上去賣外賣,這個時候你就要選擇渠道是吧?你的渠道就是街邊店還是shopping mall,還是說純粹的百度外賣。
假設你就是一個飯店是吧?你的產品是什么啊?是你的菜單,這時你就要決定有多少個菜,你的菜品以什么為主。
比如說路邊攤,或者說肯德基,或者說叫沙縣模式吧,沙縣模式它就不太支持你做特別多的產品,因為你的地方不會有那么大,來的人都是吃快餐,他不會有那么多選擇。你看肯德基,就是10個sku或者20個sku。
比如說全聚德,它就支持你做200個,就做200個菜甚至400個。因為全聚德的聚會都是那種大型的商務聚會,可能有20個人或者30個人去參加。這時候大家的點菜量就很多,比如說我點30個菜,你總共就40個菜,你讓我怎么選?
這種大的概念它可能是有幾千平米,大部分的餐廳,它就沒有這么大,它可能是800到1000平米,或者說500平米的店面。你會發現來的人就不是商業宴請,主要還是朋友聚會、家庭聚會,或者一個人吃飯,我請你吃飯,這個時候當只有2到5個人的吃飯的規模,你給他200個菜單,其實是不合適的,這時候你就需要把你的產品做小、做精簡,可能留下50個完整的菜單,就更適合,那你留下什么?
它其實就是做研發產品。因為你的場地不同,你就產生了不同的形態,產生不同的產品。
但是,你還有渠道,比如說你的外賣渠道,占比應該是15%左右,如果你想經營好你的外賣渠道,你要不要單獨研發一下你的產品?
堂吃和快遞送是完全兩回事,比如我們的餐廳有拔絲紅薯,適合在5分鐘之內吃,外賣送出去沒有用了。如果有拔絲紅薯這道菜,你是不是應該去開發一個烤地瓜呢?它是不是才更適合做外賣?
其他行業產品的開發,跟餐飲行業做菜是一樣的,雖然我并不是餐飲行業的人,但我可以根據4p理論去分析它們。
我們如果做營銷,我們不去研究產品,你會發現,有一個快遞的渠道可以利用,可是你的產品跟不上,你沒有產品研發,或者說你的營銷部門無法提出你的問題,你不能針對不同渠道去設計產品,我覺得營銷是失敗的。
price 價格
定價是一個學問。比如說iphone,iphone7你會發現它跳過了64g,它直接跳到了128g內存,剛推出時32g內存,到現在最新款,它是沒有64g內存的。
這是一個產品和定價相結合的行為,為什么會跳過64g呢?因為它不給用戶選擇了,如果你想加錢,你直接買128g的,實際上128g的成本差異沒那么大。
利用價格去獲得更多利潤的一個例子,比如說麥當勞,我其實有一件事很好奇:為什么麥當勞會長期提供優惠券,但是它從來不打折,有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呢?
它就是為了擴大它的消費群體,假設你的漢堡店價是15塊錢的話。那只有能夠接受15塊錢最低價格的人,才能夠去買漢堡,但是當你有了優惠券,你可能把你的產品價格降低到了10塊錢。
那你是多拉了一部分用戶的,但是多拉的用戶,它并不是靠降價來實現的,它是靠返優惠券,優惠券的好處在哪呢?你既保持了15塊錢原價的高利潤,又獲得了愿意花10塊錢的漢堡那一批消費者。
它背后是什么東西呢?購買優惠券的人,他就是花出了另外的成本,叫做時間成本和選擇成本。
時間成本是什么?你沒有錢,好,可以,你花時間去收集優惠券,或者你去做什么什么事情,然后我給你一個5塊錢的優惠。第二,放棄了選擇權,你拿優惠券你只能購買指定的產品。它其實就是有一個價格工具。
產品的定價,既是戰略又是工具。
place 渠道
我同樣拿這個例子講,比如說外賣的渠道,你要不要專門針對外賣去制作你的產品?那你是不是不賣熱面了,要賣涼面了?這就是渠道。
有很多企業靠渠道取勝,當年的聯想、腦白金。很多傳統的公司都是渠道取勝的,包括現在的微商,還有各種團購工具,這些其實都是渠道,如果你想做電商,你不去研究渠道的話,我覺得你就死定了。
僅僅是講情懷,或者說講營銷是沒有那么大用的,錘子就是一個例子,錘子的營銷(這里指的是我們通常認為的營銷),你可以認為它做得很好,但是銷量就是上不去,渠道能力不行,你的產品能力不行,或者說你無法做到商業化的產品能力,為什么最近做了一臺特別像蘋果的手機,回歸到大眾審美,它就賣得好了呢?
promotion 促銷(傳播)
promotion很多人翻譯成促銷,我覺得也不太對,翻譯成傳播更合適。
我特別想問大家,你們覺得新媒體營銷有用嗎?我自己是這么覺得的,新媒體營銷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它的用途能有多大呢?我不知道,如果你說你在百度搜索,或者百度關鍵詞,或者新浪發廣告,這種方式的新媒體那我覺得是有效果的,因為它是可以大量的廣告展示或者在廣告聯盟里面去做這件事。
但是我們大部分人認為的新媒體營銷是什么啊?找kol,找別人做病毒視頻,大家有沒有想過,病毒視頻就是個偽命題,一個視頻只有它傳播起來,我們才能夠認為它是病毒視頻,但是如果你說你要只是拍一個視頻,我覺得這是特別不靠譜。
假如你拍出來沒人傳呢,那就是一個視頻而已。新媒體營銷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不可靠,央視雖然它的效果在下降,但是我認為他可靠,它有一個固定的效果。
新媒體營銷搞了50萬,可能只有5萬塊錢的效果,因為我估計你們有很多人在做新媒體營銷。嗯,反正廣告公司在新媒體營銷上刷的量還是挺高的,這個咱們也不避諱去談,就真正有效的新媒體效果沒怎么看到啊,有但是很少,而且很多是廠家做出來的,而不是那些所謂的新媒體營銷公司做出來的。
新媒體營銷的第二個問題,它不可批量,比如說,我有1000萬的預算我怎么投呢?沒辦法投,就到現在為止,我一直認為它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啊,尤其是對大公司來說。
你要說小公司,我覺得可能是它的命脈啊,一個小公司可以做到,比如一年1000萬的流水,我覺得沒問題啊,但是當你一年一個億或者一年十個億,一年一百個億,是不太可能依靠新媒體營銷的。
哪怕是在傳播層面,我其實一直懷疑大家做的這些東西有沒有效果,我覺得你們心知肚明,就是這里邊有的真的沒什么效果,只是我為了完成任務而已。我看過很多乙方的提案,真的是千篇一律,只是提了一個框架,基本上沒有什么解決方案。
廣告人的問題在于,他在廣告公司很領會到營銷的本質,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按照一個框架去工作,他根本不知道這個框架有沒有效果。我還挺建議大家自己去賣一個東西試試,或者說去一個專門是以銷售為導向的品牌,一個甲方公司去做一做,我覺得這可能真的能夠鍛煉你營銷的能力。
紙價漲不停的真相!觸目驚心!7月,美國與一次性泡沫塑料袋包裝盒說再見!淺談印刷數字化中的物貿商機圖文快印企業:80、90后員工管理的三個轉變營銷秘訣:在15秒內成功推銷Idea的簡單方法想去印度和越南建廠?印刷企業需要先了解這些!印刷包裝企業管理“90后”有招玩轉PS時間軸之小技巧:導出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