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版印刷工藝中,常常會采用一塊花紋版面印刷一次底色,如有價證券、商標、裝潢印刷品等。這些產品規格各異,印數也大不相同,但底紋圖版往往可以通用。所以保存好舊印版以重復利用,發揮它的最大效能,這對于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凸印的生命力,具有積極意義。
由于受一些產品的數量和規格所限,常常要采用小規格的紙張進行印刷,重新制作一塊相應大小印刷幅面的底紋版,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有舊版可以使用。一些印刷廠往往把8底版切成9開或12開,甚至更小的幅面進行印刷。這樣做雖然一時較合算,可免去制作新版的麻煩,但是,舊存的小版面就無法再印大版面了,只好再制作大版面的新印版。因此,采用“割版法”實現大版面印刷小幅面,必會使生產成本提高,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浪費。
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深人的探索和實踐,一改傳統的生產方式,對“大版小印”的印刷工藝技術進行了創新和改進,不僅能保持了舊存的底紋版規格不變,并有效地節省了資金。當轉印小于原版規格的幅面時,采用必要的“應變”措施,就可使多余的版面不沾上油墨,也不接觸包裝內襯物,保證正常的印刷,收到良好的印刷效果。
根據印刷“三平”的理論概念以及實踐結果可知,印刷版面平是接受均勻著墨和滿足均勻印刷壓力的基本要求。那么,質地柔軟的薄型固體樹脂版,只要在粘版中的墊版環節上打破“常規”,便可使多余的版邊凹陷下去,就得不到著墨輥的著墨,也不產生壓印痕跡,對包裝內襯物不產生破壞作用。而需要印刷的版面,只要版面高低墊得合適,即可得到均勻著墨,滿足正常的壓印條件。可見,從印刷“三平”的原理可以延伸出打破印刷“三平”中的印版平這一條件的設想,從而為實現非正常印刷“大版小印”工藝的實施,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依據。基于上述理念,產生了實施不割版實現“大版小印”新工藝的想法,通過大膽實踐,在生產中初見成效。
如在印版(底紋版)規格為39cm×27cm的8開(幅面)上要印刷26cm×18cm的產品。為了完整保持原版幅面,裝版時,應先切一張26cm× 18cm規格的35og/m的白板紙,把它用相應面積的雙面膠布粘在8開底紋版背面適當處(縱橫兩個邊對齊即可),隨即用39cm×27cm幅面的雙面膠布把整張印版背面(含墊白板部位)與版托直接粘合起來,爾后,壓緊粘牢。這樣在26cm×18cm幅面這個版面部位,因多墊一張白板紙和一層膠布的緣故,使其明顯高出非印刷版面部位,所以能保證印刷版面得到正常著墨和壓印。而無加墊的版面稍低一點,故沒有得到著墨,又與包襯表面存在一定間隙,也不破壞外包襯,可滿足“大版小印”的印刷條件和要求。由于薄型樹脂版質地柔軟并富有彈性,通過墊版差異,達到了調整版面高低的目的,實現了印刷所需的條件。這樣就可以用“大規格”的舊存版,印刷各種小規格的產品,實現一版多用,靈活方便,極大地提高了印版的利用率。
多年來,采用不割版“大版小印”的印刷方法印刷各種規格的通用底紋圖版,節省了制版時間,縮短了生產周期,顯著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因為工序簡便、操作快捷、印刷效果好,深得客戶滿意。
初七開工,宜重新開始 | 借勢營銷3D打印人體逼真度令人毛骨悚然芝麻信用的口吃廣告火火火火火火了,什么套路?高性能牛皮紙包裝成為市場新寵印刷打樣有哪些方法?中國網:多家公司交富士施樂舉報信曹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數字化印刷標準建設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